时间:2022-12-08 16:28:23 | 浏览:911
第三季度以来,大豆到港少,压榨量低;养殖需求强劲,且正值豆粕需求旺季;使得豆粕现货价格不断上涨,持续走高,豆粕现货成交均价最高突破5600元/吨。不过从11月11日,随着大豆到港数量逐步增加,油厂在较高压榨利润驱使下开机压榨数量提升,使得油厂及贸易商降价促销意愿增加,贸易商出货意愿较强,豆粕开启了回调之路。进入12月份以后,近日豆粕持续下跌,截至目前多地油厂报价已经跌破"4900元"关口。
前期随着现货价格的走高,期货价格不断冲高上涨,01主力合约,11月10日最高升至4329元/吨,创近十年新高。随后出现一轮回落,不过从11月18日,期货价格再度上涨,12月1日最高4324接近前期高点;本周震荡下行;而且基差大幅缩减。作为近期看空的小编,小褚再谈谈个人观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我们知道第三季度以来,国内大豆到港量偏低,压榨利润不佳,大豆压榨量不高,豆粕库存持续下滑,低位运行。上周国内油厂开机率继续提高,压榨量超200万吨。由于大豆压榨量继续维持高位,使得豆粕产出增加,造成库存连续第二周回升。根据有关数据显示,12月5日,国内主要油厂豆粕库存28万吨,比上周同期增加6万吨,比上月同期减少7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30万吨,比过去三年同期均值减少34万吨,仍处于历史低位。
美国大豆收获完成,美国密西西比河水位预期上升,大豆到港速度有望加快,根据买船数据统计,预计11月和12月的到港将超过1800万吨,相比于10月的进口将会有明显增加。考虑油厂开机情况逐渐好转,预计本周油厂开机水平仍将维持高位,豆粕现货供应上量增加,但消费相对稳定,市场预计库存有望继续增加。
前几个月豆粕价格偏强上行主要受国内豆粕产量有限、库存处于偏低水平但饲料养殖企业备货需求量大使得豆粕供应持续紧张。因为大豆到港数量少,到港高峰延迟,使得压榨数量低,拉长了豆粕供应紧张周期,从而支撑豆粕价格震荡偏强上行。不过从上月中旬开始,国内到港大豆数量陆续增加,油厂开机率提升,大豆及豆粕供应逐渐增加,市场供应紧张局面缓解,加之饲料养殖企业观望较多,继续拿货有限,贸易商主动降价减少亏损,豆粕价格出现明显下滑。不过近日,由于南美天气可能会变得干燥,美豆继续走高也为国内市场提供进口成本增加压力,美豆天气炒作预期升温。
根据有关机构数据显示,12月5日国内主流油厂豆粕成交明显回暖,成交量为407500吨,较上日增加357700吨,大增718%。现货成交量为45000吨,较上日增加15200吨;基差成交量为362500吨,较上日增加342500吨。成交均价为4887.86元/吨,较上日下跌83.94元/吨,连续第六日下跌,突破近3个月新低。
我国每年大豆消费量1亿吨以上,产需缺口9000多万吨,高度依赖进口,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因此国内豆粕受外盘影响比较大,几乎依赖进口,才能满足国内生产需要,国际粮食市场的异动,直接影响国内豆粕的价格。
由于大量订单被取,上周美豆出口销售偏低。美国农业部USDA最新的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11月24日当周,美国2022/2023市场年度大豆出口销售净增69.38万吨,2023/24市场年度大豆出口销售0吨。销售净增几乎与上周的70万吨持平,不过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101.54万吨。
其中,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大豆净销售量为92.7万吨,高于上周的71.5万吨,也高于去年同期的65.7万吨。
虽然对中国净销售量仍保持高位水平,但当周未知目的地取消订单超过70万吨,导致总销售量偏低。这是未知目的地连续第二周大量取消订单,上周取消56.33万吨。市场通常认为未知目的地为中国。
当周美国出口装船211.7万吨,其中对中国(大陆地区)装运151万吨大豆,前一周对中国装运190万吨大豆。
美国农业部周一称,美国私人出口商报告向中国销售了13万吨大豆,2022/23年度交货。
巴西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11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为260万吨,同比增长2%,但是低于10月份的400万吨。11月份的日均大豆出口量为132,045吨,比去年11月份的136,165吨减少3%。
作为对比,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估计11月份大豆出口量为205.1万吨。
咨询公司AgRural称,截至11月24日,巴西2022/23年度大豆播种进度达87%,高于一周前的80%,但是低于2021年的90%。
我们知道豆粕主要是作为饲料使用的,生猪养殖需求占比大。近几个月来中国大豆进口逐月下降,因为加工利润低下,自4月中旬以来大部分时间一直亏损。同时有消息称,中国正准备从巴西进口豆粕,以便实现饲料原料来源多样化,缓解近期的供应短缺,并抑制通货膨胀风险。在中国几个月前批准进口后,贸易商正在采取措施将首批巴西豆粕运往中国。此举代表着中国在拓展供应来源以加强其粮食安全方面迈出的又一步。
通过以上基本面的数据,您是否对近期豆粕的行情有所了解。那么未来如何操作?
我们知道,近两年,饲料豆粕替代方案,一直在酝酿中,豆粕减量替代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对进口大豆的依赖,也能让养殖企业降本增效,提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有关报告显示,如果全行业推广使用低蛋白日粮配方,减少大豆进口量2000万吨/年,相当于节省土地1.5亿亩。
近日的南美干旱给美国大豆市场带来一定支撑,本周南美天气可能变得干燥,特别是阿根廷,本周的降雨预期有限,温度远高于历史同期平均水平;目前阿根廷核心农业区超过三分之一的早播大豆状况为一般到较差。节前备货也将开始,需求回暖预期支撑豆粕价格;但伴随国内大豆到港增加,油厂开机率逐步回升,豆粕库存逐渐增加也是必然,这势必将加速现货价格下跌,现货价格压力凸显。目前仍需重点关注南美豆播种及关键生长期间的天气情况。
同时从技术分析看,豆粕上方压力比较大,存在较强的回调迹象。近期国内进一步优化防疫措施,这可能增加对美国商品的需求,也提振了大豆市场人气。随着物流的缓解,未来缺货现象将减少。不过豆粕虽然持续下调,但由于今年春节较早,12月下旬春节备货行情就将逐步开启。
综上所述,对于豆粕期货后市,小褚认为关注上方压力位,逢高做空比较好!同时强烈建议大家参与豆粕期权,豆粕即将移仓换月。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重要提示:本文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的资料,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力求准确可靠但并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期货的风险和收益比较大,谨慎参与,对于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